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63号提案的答复
2023-08-2116时13分 浏览次数:

王立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破解瓶颈制约 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承德场景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积极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明确了以旅游强县、磷钛产业强县、特色农业强县等23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隆化实践为总牵引、总抓手,统筹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

一、厘清堵点,着力破解关键性制约

(一)降低物流成本。一是优化物流布局。做优做强环首都物流圈,加快建设京津冀农产品与食品供应基地,积极承接北京区域性物流设施疏解转移,重点布局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与仓储中心,建设一批净菜、快消品进京中转基地,打造京津冀供应链核心枢纽;以县城鸿兆商贸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通过对基础设施扩建、物流设施设备升级,完善城乡配送网络,形成“县级有中心、乡镇有站所、村村有站点”的网络构架二是引导和鼓励我县物流企业积极对接国际通用物流标准。严格执行物流装备设施、物流技术、物流标识包装等国际、国家标准,建立完善标准的物流服务体系。三是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输送分拣装卸设备推广应用,建设标准化、集成化智能云仓,构建物流大数据服务体系,实现物流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交换。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增加配送网点;提高技术应用,支持网络货运平台整合重组;加快普及物流绿色技术装备、物流器具和包装材料,发展废旧物资回收物流,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物流效能。

(二)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年度“双增”目标,按照“县城集中、乡镇分布”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普通话外包服务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新增企业6家,总数达11家,新增坐席183席,总数达328席。扎实推进国新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实训教室建设和设备购入,力争11月份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投入运营。加快国凯科技呼叫中心项目建设。以七家镇职场为样本示范,其他乡镇进行复制,加快项目推进,8月底前完成全部职场建设和人员招聘工作,投入运营。二是加快电商建设,扩大普通话应用影响力。利用全国知名网红“守山大叔”的影响力,加大网红经济及电商平台建设推广力度,对泓欣信息科技(承德)有限责任公司电商项目进行帮扶指导,打造电商直播、呼叫服务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公司。三是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组织职教中心利用现有的电商专业增设普通话应用场景专业培训课程,职教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呼叫服务实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人社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呼叫服务工作人员招聘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建立高端人才奖励制度,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三)强化人才支撑。成立了人才强县工作专班,围绕主导产业、温泉康养旅游发展和经济开发区建设等,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出台《隆化县县管拔尖人才和优秀乡土人才考核办法》,落实乡镇干部激励政策,致力加大县域人才工作力度,提升人才工作质量。一是突出“引”字。针对各行业人才需求,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原则,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积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今年以来,柔性引进院士1名,高层次人才23人,高校毕业生281人。二是突出“用”字。通过全省四级联考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努力提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素质,2022年公开招聘24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三是突出“育”字。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组织机关事业工人技能等级考评,抓好劳动技能、乡土人才培训,切实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工人、企业技能人员和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员6000人以上。

二、突出重点,全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

树牢产业强县思维,全力打清洁能源、磷、钛、稀贵金属提取和新型建材“五大循环”产业,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清洁能源产业突破发展。充分发挥我县风光水等资源富集优势,全县已获批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317.8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个,装机容量19.8万千瓦;光电项目2个,装机容量18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1个,装机容量280万千瓦】,总投资161.4亿元、总装机280万千瓦的隆化抽水蓄能一二期项目,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今年一季度开工建设,正在积极争取120万千瓦的小对山抽水蓄能电站列入国家规划。3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成功获批,光伏风电项目加速推进。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培育装备制造企业5家【金风电控、凯风玻璃钢制品、嘉仕诚装备、高中压阀门、朗华明瑞高铁器材】,谋划推动储能设备制造基地、发电机再制造基地、抽水蓄能装备制造基地3个项目,推动“风光储氢+装备制造”一体化发展。磷、钛产业链条发展。发挥化工重点监测点作用,推动“矿化结合、肥化结合”,成功引进上市公司史丹利集团控股黎河肥业,达成百万吨复合肥项目,其中,30万吨硫基专用复合肥新生产线已投产,60万吨生态二元复合肥已开工建设,同步规划建设磷酸梯级利用和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配套项目,壮大黎河肥业、泰山石膏、壹龙建材等企业的同时,吸引盛威等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山东阿尔法石膏、斯多孚节能科技新材料、100万吨石英砂精选厂等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延伸磷产业链条,打造“磷精粉→磷酸→磷酸盐→磷酸铁锂及肥料制造→(磷石膏综合利用)磷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全力推进钛通10万吨高钛渣项目技改达产,同时正在与链条高端知名企业有效衔接,引进高端钛材料生产研发技术及钛医疗器械、体育休闲用品等生产项目,扩大链端产品种类,全力打造“钛精粉→高钛渣→海绵钛→钛材→3D打印钛合金材料”完整产业链。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全力打造以董存瑞烈士陵园为主的红色旅游、以森林温泉为主的休闲绿色康养游、以古安州、古兴州和清代御路文化为主的皇家游的“红、绿、皇”文旅产品。特别是省委倪岳峰书记莅隆视察调研,提出了“推动温泉和康养深度融合是第一目标”的具体要求,我县确定了以七家、茅荆坝453平方公里为核心,打造“一带一核两翼八大实践场景”的“1128”温泉产业发展格局。成立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大力推进“温泉+”产业发展,落地建设花仙谷温泉文化产业园、七家温泉山居、天域温泉庄园二期等重点项目7个,新签约阿那亚、普佑俞村等一批项目,度假区内民宿发展至120余家,茅荆坝高速互通项目完成征地拆迁,并开工建设。实施茅荆坝变电站“双回路”项目,规划七家、茅荆坝区域电网新建改造项目11项,新建改造线路41.59公里,承德—七家、茅荆坝片区公交开通,成为全市首条县城通往承德高铁站的公交。推动茅荆坝森林公园、黑熊谷、热河谷升级为4A级景区,中国草莓谷成功创建3A级景区。制定温泉旅游宣传策划方案,在北京等大中型城市举办以温泉旅游为主题的宣传推介会,组织开展“热河温泉城、欢喜过大年”“冰雪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迅速激活温泉旅游市场,叫响特色温泉旅游品牌。郭家屯镇二道营、七家镇白杨沟等12个村列入“盛世100”乡村民宿示范村,首旅寒舍枫水湾精品民宿、咏归川热河谷店民宿、乐府雅居温泉民宿获河北省百佳特色精品民宿培育单位。七家镇获评第四批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七家镇温泉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三、强化宣传,形成协调推动强大合

隆化立足本县融媒体建设实际,统筹对上、对外和辖区内新闻宣传报道,集中优势力量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融媒体平台,生动讲好隆化故事,展现隆化实践。

(一)精准统筹“鼓与呼”

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在传统媒体方面,把着力点放在中央、省、市媒体来隆实地采访上,媒体记者现场采编、及时推送,确保稿件的质量和时效性。在新媒体方面,以上宣带动内宣,坚持全员保上宣,保证了推送稿件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新闻素材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上半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中新社等央级媒体刊发新闻稿件263篇(其中:传统媒体稿件49篇、新媒体稿件214篇),包括通稿35篇,头版报道1篇,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跃升,积极打造宣传阵地,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精准施策“参与谋”

坚持新闻信息与党务政务服务资源相联通。《隆化新闻》栏目中新开设“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实践”专栏,为群众建言献策提供优质平台,传递好民生、民意、民情,用百姓的视角,群众的语言,先后播送相关稿件10余篇,并同步推送至“冀云隆化”APP。

(三)精准发力“督与促”

坚持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相促进。根据广播、电视和各媒体平台的特点,开办了《问政隆化》、《民生热线》、《网络问政》三档栏目。截至目前,已开展了6次“电视问政”、6期民生热线、10期网络问政,形成了“电视+网络+电台”互相补充、资源共享、宣传互动的融媒体问政格局,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实践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围绕“三个继续做好”巩固拓展工作成果,持续推动宣传工作提质提效。一是继续做好“冀云隆化”客户端模块功能扩充。进一步突出城市发展特色,设置专属线上政务发布版块,运用视频、图片、音频,多角度、多层次展示隆化城市发展新气象。二是继续做好民生服务全覆盖。实现与县内各网络服务平台和县城系统的对接和跳转,拓展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保障新闻宣传的广度和宽度;三是继续做好对我县优势资源的宣传工作。深入挖掘温泉旅游医养养老、清洁能源、一主两辅等特色产业发展的新闻资源,在宣传上持续用力,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沟通对接,全面、及时、精准提供新闻线索,推广县域各项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为奋力开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现代化新局面贡献隆化宣传力量。

 

 

 

隆化县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日